第1144條 配偶之應繼分

民法\第1144條 配偶之應繼分
1.配偶有相互繼承遺產之權,其應繼分,依左列各款定之:
一、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與他繼承人平均。
二、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二順序或第三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為遺產二分之一。
三、與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四順序之繼承人同為繼承時,其應繼分為遺產三分之二。
四、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至第四順序之繼承人時,其應繼分為遺產全部。


裁判案由:參考價值裁判
分割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104 年 09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隱匿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喪失其繼承權,民法第 1145 條第 1 項第 4 款固有明文。所謂「關於繼承之遺囑」,特指與繼承有關之遺囑 ,例如應繼分之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之指定等等可以發生繼承法上之效果 者而言,且須為合法有效之遺囑,倘為無效之遺囑,或不備法定方式之遺 囑,或違反公序良俗之遺囑,自不包括在內。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案由:參考價值裁判
遷讓房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04 月 08 日
裁判要旨: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67 條第 4 項但書所指被繼承人「 賴以居住之不動產」,僅須該不動產事實上係臺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 即不得列為遺產,不以臺灣地區繼承人別無其他可供居住之不動產為限, 以保障臺灣地區繼承人之居住生活,尊重其原有之生活方式,否則不啻強 令臺灣地區繼承人於繼承發生後,必須遷出現居住之不動產,自與前開法 條之立法意旨相悖。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案由:參考價值裁判
分割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10 月 02 日
裁判要旨: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67 條第 4 項但書規定,大陸地 區繼承人不得繼承遺產中屬於臺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之不動產,大陸地 區繼承人即非此類不動產之公同共有人,該不動產之處分即毋需徵得其同 意;大陸地區繼承人對於除此之外之臺灣地區不動產,仍有繼承之權利, 自為公同共有人,苟未經其等同意,即不得處分。否則,即屬無效。又遺 產分割之協議既以廢止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為目的,性質上具有不可分性 ,難謂除去該無效之部分亦可成立,依民法第 111 條規定,應認該分割 協議全部無效。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重家上更(一) 字第 7 號)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裁判案由:
分割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104 年 09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隱匿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喪失其繼承權,民法第 1145 條第 1 項第 4 款固有明文。所謂「關於繼承之遺囑」,特指與繼承有關之遺囑 ,例如應繼分之指定、遺產分割方法之指定等等可以發生繼承法上之效果 者而言,且須為合法有效之遺囑,倘為無效之遺囑,或不備法定方式之遺 囑,或違反公序良俗之遺囑,自不包括在內。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裁判案由:
遷讓房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04 月 08 日
裁判要旨: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67 條第 4 項但書所指被繼承人「 賴以居住之不動產」,僅須該不動產事實上係臺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 即不得列為遺產,不以臺灣地區繼承人別無其他可供居住之不動產為限, 以保障臺灣地區繼承人之居住生活,尊重其原有之生活方式,否則不啻強 令臺灣地區繼承人於繼承發生後,必須遷出現居住之不動產,自與前開法 條之立法意旨相悖。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裁判案由:
分割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10 月 02 日
裁判要旨: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67 條第 4 項但書規定,大陸地 區繼承人不得繼承遺產中屬於臺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之不動產,大陸地 區繼承人即非此類不動產之公同共有人,該不動產之處分即毋需徵得其同 意;大陸地區繼承人對於除此之外之臺灣地區不動產,仍有繼承之權利, 自為公同共有人,苟未經其等同意,即不得處分。否則,即屬無效。又遺 產分割之協議既以廢止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為目的,性質上具有不可分性 ,難謂除去該無效之部分亦可成立,依民法第 111 條規定,應認該分割 協議全部無效。 (與本件相同法律見解之案號為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重家上更(一) 字第 7 號)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8 月 28 日
裁判要旨:
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固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 請求回復其損害,但其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 ,否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 此請求。此項限制,於該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五百零 四條第一項規定以裁定移送同院民事庭後,亦有其適用。

----------------------------------------
裁判案由:
確認繼承權存在等事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被繼承人在臺灣地區之遺產中,有為台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之不動產者 ,大陸地區繼承人不得繼承之,其價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台灣地區與大陸 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六十七條第四項定有明文。上訴人溫○華等抗辯:蔣 ○華之遺產中,除台中縣太平鄉中興村中平路順昌巷六十一號部分出租外 ,餘均供其等自行居住使用等語,攸關大陸繼承人所得繼承遺產總額之核 計,自屬重要之防禦方法,原審未予說明,率將系爭房地價格全部計入遺 產總額,准由蔣○英平均繼承,非無可議。

----------------------------------------
裁判案由:
請求確認繼承權存在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28 日
裁判要旨:
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繼承人,有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 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民法第一千一百 四十條定有明文。又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一、直系 血親卑親屬。二、父母。三、兄弟姐妹。四、祖父母,亦為民法第一千一 百三十八條所明定。是於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而得由其直系血親 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之繼承人,僅限於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 第一順序之繼承人即被繼承人之直系血親卑親屬。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保管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81 年 12 月 16 日
裁判要旨:
該公證書為中共湖南省湘鄉市公證處名義出具 (見一審卷一一、六二、六 九頁) ,上訴人否認其真正 (見一審卷五○頁,原審卷二一、二三、四三 、四四、一一五、一一六頁) ,該公證書既未經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 或其他政府授權之機關、民間團體認證,自不得推定為真正。

----------------------------------------
裁判案由:
確認遺產繼承權
裁判日期:
民國 32 年 02 月 09 日
裁判要旨:
依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繼承人於被繼 承人死亡時,當然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並無待於繼承人 之主張。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
裁判案由:
確認遺產繼承權並請求交還遺產
裁判日期:
民國 29 年 04 月 07 日
裁判要旨:
(一)民法親屬編施行後無子者,於其生前以他人之子為子,合於民法上 收養他人子女之規定者,雖當事人不稱為養子而稱為嗣子,亦不得 謂非民法上所稱之養子。 (二)被上訴人係甲之妻,甲死亡於民國二十一年,其繼承開始已在民法 繼承編施行之後,依民法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被上訴人自 有繼承甲之遺產之權,即使被上訴人於甲死亡後已經改嫁,其遺產 繼承權亦不因此而受影響。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5 年 8 月 23 日 105 年度第 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案號加列地方簡稱。 原案號 29 年上字第 702 號改為 29 年渝上字第 702 號。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
裁判案由:
確認遺產繼承權
裁判日期:
民國 29 年 03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遺產繼承人資格之有無,應以繼承開始時為決定之標準,依民法第一千一 百四十七條之規定,繼承因被繼承人死亡而開始,故被繼承人之子女於被 繼承人死亡時尚生存者,雖於被繼承人死亡後即行夭亡,仍不失為民法第 一千一百三十八條所定第一順序之遺產繼承人,自不得謂之無遺產繼承權 。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105 年 8 月 23 日 105 年度第 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案號加列地方簡稱。 原案號 29 年上字第 454 號改為 29 年渝上字第 454 號。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