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條 禁止抵銷之債(因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

民法第339條 禁止抵銷之債(因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
1.因故意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其債務人不得主張抵銷。


裁判案由:參考價值裁判
請求損害賠償等(返還不當得利)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06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一)查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 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揆其旨趣乃因保護他人為目的之法律,意在使人類互盡保護之 義務,倘違反之,致損害他人權利,與親自加害無異,自應使其負 損害賠償責任。惟其性質上屬於「轉介條款」及「概括條款」,自 須引入連結該條以外之其他公私法中之強制規範,使之成為民事侵 權責任的內容,俾該項不明確之法律規範得以充實及具體化。而所 謂「保護他人之法律」,亦屬抽象之概念,應就法規之立法目的、 態樣、整體結構、體系價值,所欲產生之規範效果及社會發展等因 素綜合研判之;凡以禁止侵害行為,避免個人權益遭受危害,不問 係直接或間接以保護個人權益為目的者,均屬之。依此規定,苟違 反以保護他人權益為目的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即推定為有過 失,而損害與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行為間復具有因果關係者,即應 負損害賠償責任。至於加害人如主張其無過失,依舉證責任倒置( 轉換)之原則,則應由加害人舉證證明,以減輕被害人之舉證責任 ,同時擴大保護客體之範圍兼及於權利以外之利益。 (二)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事業不得為其他足以影響交易秩序 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行為」,乃為維護交易秩序與消費者利益,確 保公平競爭,促進經濟之安定,防止不公平競爭(不正競爭)行為 發生而設之涵蓋性規範(同法第一條參照)。如事業利用其市場上 與消費者資訊不對等之相對優勢地位,以積極欺瞞或消極隱匿重要 交易資訊引人錯誤之方式或其他顯失公平之手段,從事不公平交易 行為,使消費者之權益遭受損害,而足以影響交易秩序者,自可認 為係該當於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所規定之行為,構成以違反 保護他人權益為目的之法律,而有該條項規定之適用。
-----------------------------------------------------
裁判案由:
請求損害賠償等(返還不當得利)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06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查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 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揆其旨趣 乃因保護他人為目的之法律,意在使人類互盡保護之義務,倘違反之,致 損害他人權利,與親自加害無異,自應使其負損害賠償責任。惟其性質上 屬於「轉介條款」及「概括條款」,自須引入連結該條以外之其他公私法 中之強制規範,使之成為民事侵權責任的內容,俾該項不明確之法律規範 得以充實及具體化。而所謂「保護他人之法律」,亦屬抽象之概念,應就 法規之立法目的、態樣、整體結構、體系價值,所欲產生之規範效果及社 會發展等因素綜合研判之;凡以禁止侵害行為,避免個人權益遭受危害, 不問係直接或間接以保護個人權益為目的者,均屬之。依此規定,苟違反 以保護他人權益為目的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即推定為有過失,而損 害與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行為間復具有因果關係者,即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
-----------------------------------------------------
裁判案由: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2 月 19 日
裁判要旨:
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之不當得利返還,係考量損害賠償義務人 如因侵權行為而受利益致被害人蒙受損害時,使被害人除有侵權行為之請 求權外,亦應有不當得利之請求權,用以保護其利益。該二項請求權,法 律上之性質雖然不同,但在訴訟上所據之原因事實則同屬因侵權行為而負 擔債務之範疇。是該損害賠償義務人如因故意侵權行為而受利益致被害人 受損害時,被害人於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完成後,再依上開條項 規定以不當得利之請求權而為主張者,自仍有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條因故意 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其債務人不得主張抵銷規定之適用。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10 月 09 日
裁判要旨:
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不當得利之返還」,尋繹其立法原委, 固係考量損害賠償義務人,如因侵權行為而受利益,致被害人蒙受損害時 ,除使其有侵權行為之請求權外,更應有不當得利之請求權,俾發生不當 得利返還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之競合,以保護被害人之利益,但該二 項法律上性質不同之請求權,訴訟上所據之原因事實應同屬「因侵權行為 而負擔之債」之範疇。是該損害賠償義務人如因故意侵權行為而受利益, 致被害人受損害時,被害人於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時效完成後,再依 上開條項規定以不當得利之請求權而為主張者,自仍有同法第三百三十九 條「因故意侵權行為而負擔之債,其債務人不得主張抵銷」規定之適用, 此觀該條文以「負擔之債」之用語而規範自明。
-----------------------------------------------------
裁判案由:
給付貨款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1 月 17 日
裁判要旨:
民法第二百五十九條第六款規定之「應返還之物」,係指同條第一款規定 之「由他方所受領之給付物」而言,經受領之給付物不論為代替物或不代 替物,均應將原物返還,倘應返還之原物本體,並無毀損、滅失或因其他 事由所生變動,而致不能返還之情形,不得僅因當事人主觀需求改變、或 社會經濟狀況、科技發展等外在情事變遷,致其價值貶損,即謂為不能返 還原物而應償還其價額。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1 月 25 日
裁判要旨:
公司法第三百二十二條規定,公司之清算,以董事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 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另選清算人時,不在此限。不能依前項之規定定清算 人時,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選派清算人。準此,公司必於全體董 事不能擔任或公司章程未訂定或股東會未另選清算人時,法院始得因利害 關係人之聲請選派清算人。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事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證明應證事實之證據資料,並不以可直接單獨證明之直接證據為限。凡先 綜合其他情狀,證明某事實,再由某事實為推理的證明應證事實,該證明 某事實之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
-----------------------------------------------------
裁判案由:
所有權移轉登記
裁判日期:
民國 70 年 03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關於損害賠償之債,除由侵權行為發生者外,尚有因債務不履行或其他之 原因而發生者,後者因有特別規定不適用侵權行為之法則,自無民法第三 百三十九條不得主張抵銷規定之適用。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69 年 03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合夥人之出資及其合夥財產,為合夥人全體所公同共有,故合夥營業之移 轉,非經合夥人全體同意,不得為之,如執行業務之合夥人未得合夥人全 體同意,擅將合夥營業移轉於人,即屬侵權行為,對於合夥人因此所受損 害,應負賠償之責。被上訴人將兩造合夥經營之黎明理容中心全部轉讓他 人,為伊所不否認,如果上訴人未予同意,而因此受有損害時,能否謂其 不得本於侵權行為之法則,請求被上訴人賠償,非無疑義,此與合夥之已 否解散清算無涉。且合夥營業已全部轉讓他人而不存在,更無解散清算之 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