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第173條
放火或失火燒燬現住建築物及交通工具罪


1.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或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礦坑、火車、電車或其他供水、陸、空公眾運輸之舟、車、航空機者,處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失火燒燬前項之物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3.第一項之未遂犯罰之。
4.預備犯第一項之罪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02 月 03 日
裁判要旨:
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中死亡,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調 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 所必要者,依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之三第一款規定,雖得為證據。 然如當事人就該被告以外之人,於警詢時所為之言詞陳述,有所爭執,主 張該被告以外之人無陳述之能力(如傷重已意識不清、不能言語等),法 院就此事項仍應為必要之調查,並於判決內說明其判斷之理由,尚不得逕 以該被告以外之人業已死亡,即為其所為陳述有證據能力之認定。
 
裁判案由:
家暴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01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刑法公共危險罪章,以有害公共安全之行為為對象。其中抽象危險犯,係 指特定行為依一般經驗法則衡量,對公共安全有引發實害或具體危險之可 能性。例如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住宅或現有人所在建築物之行為,依火之 蔓延性及難以控制性,通常情形會密接發生行為人無法控制之不特定人生 命、身體、財產受侵害之具體危險或實害,係典型引起公共安全危害之危 險行為,屬抽象危險犯。只要行為人認知其係放火燒燬系爭住宅或建築物 ,即有該抽象危險犯罪之故意,不問有無發生具體之公共危險或實害結果 ,均成立犯罪。惟若行為時確定排除法律預設之抽象危險存在,亦即確定 無發生具體危險或實害之可能性時,因無危險即不具刑罰正當性,自不構 成該抽象危險罪。本院 28 年上字第 3218 號判例要旨(一)謂:「刑法 第 173 條第 1 項之放火罪,係以放火燒燬之住宅或建築物等現供人 使用或有人所在,依通常情形往往因放火結果遭受意外之危害,為保護公 共安全起見,特為加重處刑之規定。故該條項所稱之人,當然係指放火人 犯以外之人而言。如果前項住宅或建築物,即為放火人犯自行使用或祇有 該犯在內,則其使用或所在之人,已明知放火行為並不致遭受何種意外危 害,自不能適用該條項處斷」。即指此種情形。係為限縮放火罪抽象危險 犯之適用範圍,避免可罰性過度擴張,以符合規範目的。
 
裁判案由:
強盜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104 年 11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按捨棄上訴權及撤回上訴,應以書狀為之。但於審判期日,得以言詞為之 ;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又實質上或裁判上之一罪 ,僅撤回其一部上訴者,雖所餘者為一部上訴,但因其有關係之部分,依 同法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視為亦已上訴,上訴審法院仍應就其全部加 以審判,故該一部撤回上訴等於未撤回。但如係全部撤回上訴者,雖尚有 其他與撤回上訴者有實質上或裁判上之一罪關係部分,因已無一部上訴存 在,當無所謂上訴效力及於全部可言,上訴審法院自不得再就全部加以審 判,否則即有訴外裁判之違法。
 
裁判案由:
刑事補償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10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聲請刑事補償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03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重新審理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12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公共危險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12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11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放火燒燬非現住建築物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3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11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因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9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9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8 月 20 日
裁判要旨:
九十六年罪犯減刑條例業經公布施行,原判決係依牽連犯從一重論處李騏 宇、林皇甫、許傑雄、陳昆豐、羅一浩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項放火燒 燬現未有人所在之他人所有建築物罪刑,張志明犯同條第四項、第一項之 放火燒燬現未有人所在之他人所有建築物未遂罪刑,呂忠育係犯同法第一 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罪刑,雖其中同法第一 百七十四條之罪非屬該減刑條例第三條所列不予減刑之範圍,然上訴人等 所犯詐欺罪部分,其宣告刑茍逾有期徒刑一年六月,依上開減刑條例第三 條第一項第十五款規定,即不得減刑;而「牽連罪中有應減與不應減刑之 部分互見而輕罪不應減刑時,縱令所犯重罪應依赦令減刑,仍不得予以減 刑」(司法院院解字第三四五四號、第三六六一號解釋參照),司法院發 布「法院辦理九十六年減刑案件應行注意事項」第十項亦訂定:「裁判上 一罪,如其中一部分為本條例第三條所定不予減刑之罪,則其據以處罰之 他罪雖非同條列舉之罪名,亦應不予減刑」。原判決量處上訴人等上開罪 名,而牽連犯從一重處斷之結果,上開宣告刑就上訴人等牽連所犯之詐欺 取財罪及其餘各罪俱屬無從分割,則上訴人等所犯裁判上一罪之詐欺取財 部分既為前揭減刑條例第三條所定不予減刑之罪,依上開說明,即應不予 減刑。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7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7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6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強盜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5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冤獄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5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1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5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4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3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12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7 月 07 日
 
裁判案由:
因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4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11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11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05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05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8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7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6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強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1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0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0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0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建築法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9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9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6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業務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6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3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原判決於事實欄既已認定上訴人等與同往之其他成年人係共同基於燒燬他 人物品及房屋犯意聯絡之不確定故意而為本件放火犯行,並造成小客車、 遮陽棚、招牌及機車座墊燒燬等情,而依偵查卷附現場照片所示,小客車 與機車均置放於被害人住宅之前並非住宅內之物品,上訴人等以一個放火 行為燒燬小客車、機車座墊,並延燒房屋未遂,應已觸犯放火燒燬住宅以 外之他人所有物罪及放火燒燬現有人使用之住宅未遂罪兩項罪名。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3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2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1 月 25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罪,係以放火燒燬之住宅或建築物等現 既供人使用或有人所在,依通常情形往往因放火結果遭受意外之危害,為 保護公共安全起見,特為加重處刑之規定。故該條項所稱之人,當然係指 放火人犯以外之人而言,如果前項住宅或建築物,即為放火人犯自行使用 或祇有該犯在內,則其使用或所在之人,已明知放火行為並不致遭受何種 意外危害,自不能適用該條項處斷。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9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9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6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6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5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5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3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1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2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強盜而殺人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1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依刑事訴訟法應用辯護人之案件或已經指定辯護人之案件,辯護人未經到 庭辯護而逕行審判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同法第三百七十九條第七款 定有明文。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一項之強盜故意殺人罪,最輕本刑為無 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最 輕本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依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均屬 於強制辯護之案件,本件第一審審判筆錄雖有「公設辯護人為被告辯護如 辯護狀」之記載,但核閱卷宗,並無公設辯護人林○靜之任何辯護書狀, 此與未經辯護無異,第一審判決顯屬違背法令,原審未予糾正,仍判予維 持,同有違誤,自屬無可維持。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9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9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業務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8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1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1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者,減輕其刑,刑法第六十二條前段定有明 文。所謂未發覺之罪,係指凡有偵查職權之機關或公務員,不知有犯罪之 事實,或雖知有犯罪事實,而不知犯罪人為何人者,均屬之。又該條規定 之自首,祇以犯人在其犯罪未發覺前,向該管公務員自承犯罪而受裁判為 已足,至其方式係自行投案或託人代行,係直接向偵查機關為之,抑向非 偵查機關請其轉送,均無限制。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1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0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9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4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1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勞工安全衛生法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1 月 10 日
裁判要旨:
查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雇主因違反對發火性等物質引 起之危害,應有符合必要之安全衛生設備之規定,致發生死亡之職業災害 者。其所稱:「職業災害」,依同法第二條第四項規定,係指「勞工」就 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 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而言 。而同條第二條第一項所謂「勞工」,則指受僱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之謂 。故該法所保護之對象為勞工甚明。 法院之審判,固應以起訴之犯罪事實為範圍,但於不妨害事實同一之範圍 內,仍得自由認定事實,適用法律。而所謂事實同一,指刑罰權所以發生 之原因事實係屬同一而言,非謂罪名或犯罪之構成要件同一,亦非謂全部 事實均須一致。申言之,起訴書所指之罪名,對於審判上無拘束之效力, 祇須其基本社會事實相同,縱令行為之程度有所差異,亦無礙其犯罪事實 之同一性,仍得自由認定事實,適用刑罰。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0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9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7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7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心神喪失之情狀,有一時性之心神喪失、繼續性之心神喪失及循環性 (即 週期性) 之心神喪失,三種情形均屬之。而刑法上所謂心神喪失人,非以 其心神喪失狀態毫無間斷為必要,如果行為時確在心神喪失之中,即令在 事前或事後偶回常態,仍不得謂非心神喪失人。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4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4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1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2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1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1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家庭暴力罪之傷害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未遂犯之處罰,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但其行 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減輕或免除其刑。」。該條後段之 規定,即學理上所謂之不能犯,以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為 要件。至有無危險,應依客觀事實認定之。且刑法上所謂中止未遂,係指 行為人已著手於犯罪之實行,因自己之意思而中止進行,或雖已實行,而 以己意防止其結果之發生,因之未發生犯罪之結果者而言。是行為人若已 著手於犯罪之實施,且其行為已有發生結果之危險,而於結果尚未發生前 ,縱因己意而消極中止其犯行,然未積極採取防果行為,而係另由第三人 為防果之行為,致未發生結果者,仍屬因外力介入而致犯罪未遂之普通未 遂即障礙未遂,而與中止未遂有間。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殺人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3 月 02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殺人罪之成立,須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殺人之故意。所謂殺人之故意 ,指戕害他人生命之惡意而言;此項犯意之形成,通常有其原因、目的或 動機。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3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1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1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2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2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八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修正公布) 第七條、 第八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一項至第三項、第十三條第一項 至第三項,經判處有期徒刑者,應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令入勞動場 所強制工作,其期間為三年,同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固有明文規定。惟 保安處分係對受處分人將來之危險性所為拘束其身體、自由等之處置,以 達教化與治療之目的,為刑罰之補充制度。本諸法治國家保障人權之原理 及刑法之保護作用,其法律規定之內容,應受比例原則之規範,使保安處 分之宣告,與行為人所為行為之嚴重性、行為人所表現之危險性、及對於 行為人未來行為之期待性相當。因而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十九條第 一項所定,不問對行為人有無預防矯治其社會危險性之必要,一律宣付強 制工作三年,致限制其中不具社會危險性之受處分人之身體、自由部分, 其所採措施與所欲達成預防矯治之目的及所需程度,不合憲法第二十三條 所定之比例原則,不予適用 (即違反憲法規定) 。但同條例第十九條第一 項所列舉之罪,若依個案情節審查符合比例原則部分,仍應適用該條例規 定宣告保安處分,業經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於八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以釋字 第四七一號解釋有案。本件莊炳煌所犯教唆未經許可,持有手槍之罪及所 國政所犯未經許可寄藏手槍之罪部分,倘依個案情節認符合憲法第二十三 條規定之比例原則,仍應適用該條例宣告保安處分,其不符合比例原則者 ,如合於刑法第九十條第一項之規定,固非不可宣告強制工作,期間為三 年以下。茲原判決就莊炳煌、所國政宣告強制工作三年部分,其所犯情節 ,是否符合上揭比例原則,未在理由內為必要之論證,逕依槍砲彈藥刀械 管制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宣告強制工作三年,難謂無理由不備之違 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2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1 月 18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罪,係以放火燒燬之住宅或建築物現既 供人使用或有人所在,依通常情形往往因放火結果遭受意外之危害,為保 護公共安全起見,特為加重處刑之規定。故該條項所稱之人,當然係指放 火人犯以外之人而言,如果前項住宅或建築物,即為放火人犯自行使用或 祇有該犯在內,則其使用或所在之人,已明知放火行為並不致遭受何種意 外危害,自不能適用該條項處斷。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0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0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所稱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並不以放火當時果 有人在內為必要,而應以案發時段該建築物於平時有人在內使用為已足。 查本件中山館於平日經常供教授及研究生日夜二十四小時使用,是次火災 發生時之凌晨時間,平日於該時間經常仍有人在館內研究室從事寫作、研 究等,該館於上訴人放火時,實為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不因上訴人放火 之時偶然無人在內而有異。
 
裁判案由:
殺人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22 日
裁判要旨:
有供營業使用事實之建築物其所有權人、使用人違反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 一項有關維護防火避難設施合法使用或構造安全規定致人於死者,處一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金之 處罰 (建築法第九十一條第二項) ,固以該建築物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有違 反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之行為,與死亡間有客觀之相當因果關係 為必要,然違反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規定之行為,如與他人故意或過 失之行為或不可抗力以外之事實,因必然且密切不可分之結合,在客觀上 足以導致死亡結果之發生者,仍應認其違反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之行 為與死亡之結果間有客觀之相當因果關係。又建築法第九十一條第二項之 處罰,其立法本旨,在貫徹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對公共安全,人民生命 財產之維護,在一般情形下,單純對於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之違反,通 常不會獨立發生致人於死之結果,必然因與其他行為或事實之結合,始有 發生之可能,就本件而言,依原判決認定之事實及理由,李政治之縱火行 為雖導致黃子芸、徐新昇、徐玄燦三人死亡,但黃子芸等三人之死亡,似 非因李政治縱火行為獨立之原因致死,而係李政治之縱火行為迅速燃燒黑 將KTV內部設備構造易燃材料,導致在播音室之黃子芸等三人逃生不及 致死,是黃子芸等三人之死亡,如係因李政治之縱火行為與被告違反建築 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行為相結合之結果,而李政治之縱火行為與被告違反 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行為,既具屬必然且密切不可分之結合,即不能 謂被告違反建築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之行為與黃子芸等三人之死亡間,無 客觀之相當因果關係。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7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6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5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4 月 08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之放火罪,其直接被害法益為一般社會之公共安全,雖私人之財產 法益亦同時受其侵害,但本罪所保護之客體係社會公安之法益,故其以一 個放火行為燒燬上述建築物及財物,仍祇論以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 一罪,而不以其所焚之建物數或財物所有人數,分別定其罪名及罪數。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2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2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2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自訴被告殺人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20 日
裁判要旨:
測謊鑑定,係依一般人在說謊時,會產生遲緩、緊張、恐懼、不安等心理 波動現象,乃以科學方法,由鑑定人利用測謊儀器,將受測者之上開情緒 波動反應情形加以紀錄,用以判別受測者之供述是否真實。故測謊鑑定, 倘鑑定人具備專業之知識技能,復事先獲得受測者之同意,所測試之問題 及其方法又具專業可靠性時,該測謊結果,如就否認犯罪有不實之情緒波 動反應,雖不能採為有罪之唯一證據,但非無證據能力,仍得供裁判之佐 證,其證明力如何,事實審法院自得依職權自由判斷。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0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07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8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於偵查犯罪機關得知其為犯人前自首其放火罪行,已經警員陳○山 到庭陳明,其雖僅自首放火犯行,惟與其殺人罪行,有裁判上一罪關係, 於全部犯罪未被發覺前,僅就其中一部分犯罪自首,發生全部自首之效力 ,仍應依刑法第六十二條前段減輕其刑。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6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6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5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放火罪所稱之燒燬,係指燃燒毀損之義,亦即 標的物已因燃燒結果喪失其效用而言。原判決雖論被告以刑法第一百七十 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罪,然其事實欄僅記載該「故鄉茶藝館」遭放火燃燒後 ,致一樓內部物品、裝潢木板均嚴重被火燒燬,牆壁、屋頂、水泥受熱變 色剝落,並由一樓內部通往二、三樓之樓梯延燒至二、三樓,致二、三樓 內部之物品及裝潢亦均遭火燒燬,地下室則因延燒較為輕微,僅部分物品 及裝潢遭火燒燬。並未認定該茶藝館建築物已喪失其效用,遽論被告以該 罪,顯失其依據,難謂於法無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5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4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1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中止未遂與普通未遂,在刑法上異其評價。中止未遂,依刑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定,應減輕或免除其刑,屬於刑罰必要減免事由。而普通未遂,依同 法第二十六條前段之規定,僅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屬於刑罰得減輕事 由,兩者不容混淆。故中止未遂,應適用刑法第二十七條處罰,如依同法 第二十六條前段減輕其刑,即有判決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9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9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9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9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預備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07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於實施放火行為時,其妻郭素鑾及子女鍾凱傑等五人均在住宅內, 且地上有汽油外洩,另又停放一輛機車 (共停放二輛機車) ,以火點燃, 勢必焚燬房屋,屋內之人均有被火燒死之可能,上訴人行為時年已三十餘 歲,非無社會閱歷之人,此為上訴人所預見,竟因氣恨其妻郭素鑾之責罵 ,而不顧後果悍然為之,縱其主觀上無殺人之直接故意,實難謂其無間接 之故意,況上訴人已於警訊時供稱當時很生氣,要燒死郭素鑾之語,足見 上訴人縱火燒死住宅內之人,尚不違背其本意,其有放火燒燬住宅及殺害 郭素鑾等五人之間接故意,至為顯然。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1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放火燒燬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罪,須有放火燒 燬之行為,為其構成要件之一。所謂「放火」,乃指故意以火力傳導於特 定之目的物,使其燃燒之意。依原判決事實認定上訴人將汽油潑灑於茶藝 坊之地毯上,並持打火機欲點火圖燒燬該建築物之際,經在場之陳玉美、 嚴玉蘭制止始未得逞之情,則上訴人顯然尚未手燃點引火媒介物。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5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2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2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1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1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1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人於死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之過失,須其過失行為與結果間,在客觀上有相當因果關係始得成 立。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指依經驗法則,綜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 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為在一般情形下,有此環境,有此行為之同一 條件,均可發生同一之結果者,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果之相當條件,行為 與結果即有相當之因果關係。反之,若在一般情形下,有此同一條件存在 ,而依客觀之審查,認為不必皆發生此結果,則該條件與結果並不相當, 其行為與結果間即無相當因果關係。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28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所謂現供人使用之住宅,係指現時供人住居使 用之房宅而言。如果住宅業已他遷,其原來住宅,縱尚有雜物在內,為原 來住戶所保管,但該住宅既非現時供人居住之使用,即難謂係該條項所稱 之住宅。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人於死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30 日
裁判要旨:
按刑法上公共危險罪,其所保護之法益,重在公共安全,故其罪數應以行 為之個數定之。又一失火行為所燒燬之對象縱然不同,但行為僅一個,而 應為整體的觀察,成立單純一罪。原判決既認定上訴人等一失火行為燒燬 現未有人所在之他人所有建築物 (天津路二十八巷七號、七之一號倉庫) 及現供人使用之住宅即羅東鎮天津路五十巷二、四、六、八號等房屋,依 照上開說明,自應以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項處斷,原審竟適用同法第 一百七十四條第三項論科,法則之適用,顯有未當。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恐嚇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0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業務過失傷害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過失致死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0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二十六條前段固規定未遂犯之處罰,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但應 否減輕,尚有待審判時之衡情斟酌,並非必須減輕。如予減輕,則應依刑 事訴訟法第三百十條第四款之規定,於判決理由內記明其審酌之情形。故 如未於判決理由內敘明減輕其刑之理由,又未於論結欄適用刑法第二十六 條前段規定時,即有理由不備及不適用法則之違法。查刑法第一百七十三 條第一項放火罪,其最輕本刑為有期徒刑七年,原判決事實欄既認定被告 犯放火未遂罪,但理由欄並未說明按既遂犯之刑減輕,或有其他得減輕之 事由,據上論結欄亦未引刑法第二十六條前段或其他得據以減輕之法條, 竟判處低於最輕本刑七年之有期徒刑參年捌月,不惟適用法則不當亦有理 由不備之違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第一審判決認定上訴人以米酒瓶製成汽油彈,原判決則認係製成汽油瓶, 彼此認定已有不同。惟不論係汽油彈或汽油瓶,其是否為爆裂物﹖苟為爆 裂物,則上訴人以之為犯罪工具,是否有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適用﹖再 上訴人意圖供犯罪之用而持有爆裂物,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十三條 之一規定,是否應構成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之罪,與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 第一項放火罪間,是否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自有待研求。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0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6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6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31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之放火罪以言,行為人本乎放火之故意,實施放火之行為者,仍因 其所欲實施放火之標的物 (客體) 之不同,其所該當之構成要件既屬有別 ,而判定其犯行究為既遂抑未遂,猶有互殊。因之,被告所擬施以放火之 客體為何﹖為犯罪構成要件內容事實之一,自應於犯罪事實欄為明白之記 載認定,然後於理由內說明其所憑之證據及認定之理由,並使事實認定與 理由說明,互相適合,方稱適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殺人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準放火罪,以其燒燬之原因係由於爆炸所致,亦即 藉其爆風、高熱等急烈膨脹力,致其物毀壞或焚燬之義,如單純之以火藥 或煤氣等為放火之方法,並非利用其膨脹力使之炸燬者,應逕依放火罪論 處,不成立該條之罪。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十四日八十八年度第六次刑  事庭會議決議,通過。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五十五條前段所謂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係指所犯數罪名出於一個 意思活動,同時同地,且僅有一個行為觸犯數個獨立之罪名者而言。如犯 罪行為在事實上並無不可分離之密切關係,而係可以分辨先後之數個完全 獨立之犯罪行為,且非以同一機會接續進行,在法律上係侵害不同法益, 構成數個不同之犯罪事實者,則為數罪。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11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10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9 月 22 日
裁判要旨:
故意以爆烈物炸燬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百七十五 條之物者,係犯同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準放火罪,分別依其炸燬行為客體 之該物,準用各該條之規定論處,並犯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之意圖供自己 犯罪之用,而持有爆烈物罪,所犯二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應從 一重處斷。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9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按非常上訴之提起,以發現案件之審判係違背法令為限,若僅係判決所持 之見解與他人之見解有所不同,應不得提起非常上訴。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7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而以上訴人所為係犯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三項第一項之罪;其已著手於 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應依同法第二十六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又,上 訴人因與乃妻黃阿免感情不睦,黃阿免負氣返回娘家後,獨力扶養雙親及 撫育稚子不易,一時失慮致罹重典,衡情非無可憫恕,認縱處以最低度之 刑仍嫌過重,爰依刑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予以遞減其刑。因而撤銷第一審判 決而改判,適用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三項第一項、第二十六條前段、第 五十九條,審酌一切情狀,量處上訴人有期徒刑二年,經核於法並無違誤 。而依原判決之認定,上訴人既出以縱火燒燬住宅之故意,攜帶柴油乙桶 ,至被害人住宅,將柴油自客廳門縫傾倒入內,而柴油係一易燃性之物品 ,其予引燃,足以釀成災害,要為其所能認識,乃猶決意為之,則其當已 表現放火行為之外觀;其倒入之柴油,復可隨時引燃,客觀上應已具備燒 燬住宅之危險之可能性,亦即已顯現「放火」構成事實之危險,當已達於 手放火之實行階段,雖因所為驚動鄰居黃鴻洲出外觀看,上訴人由是情 虛急速逃離而未及點火,但此既非本於上訴人一己之意思所中止,而係被 撞見後之意外障礙致其停止該放火行為之實行,自仍不能解免所應成立之 未遂犯罪責。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3 月 09 日
裁判要旨:
公寓之樓梯間,乃構成集合住宅之一部分,上訴人在有人居住之公寓樓梯 間,潑灑汽油,點火燃燒,自係已經著手實施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 。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2 月 27 日
裁判要旨:
原判決認定上訴人因按門鈴找女友不遇,心生氣憤,而放火燒燬他人住宅 騎樓下之機車,致生公共危險等事實,如果無訛,則上訴人放火之犯意何 在?即上訴人究係放火欲燒燬他人住宅未遂?或係僅欲燒燬該機車?此與 上訴人究應成立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三項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未 遂罪?或成立同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一項之罪?關係至鉅,乃原判決事實 欄並未認定上訴人放火之犯意為何,致事實不明,本院無從為法律之判斷 。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1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12 月 10 日
裁判要旨:
量刑之輕重,乃法院自由裁量之職權,原判決維持第一審判決對上訴人殺 人犯罪行為之量刑,既未逾越法定之刑度,又非濫用其自由裁量之權限, 即難指為違法。
 
裁判案由:
過失致人於死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9 月 17 日
裁判要旨:
身為泰北公司實際經營者之被告連麗雲並未善盡其業務上應盡之注意義務 ,督導所屬員工妥善保養車輛,以維車輛之行駛安全;擔任遊覽車司機之 被告楊清友則疏未注意檢查車輛之機件及安全設施等是否確屬安全有效, 更粗心大意在車內放置易燃物品,致車輛在行駛途中失火燒燬,使被害人 侯乃維等廿三人逃生不及,悉遭燒死,自均應負過失致人於死罪責。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8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既供認於放火時,已預見可能因此燒燬整棟住宅,而仍執意為之, 即有不確定之放火故意,縱其結果,僅燒燬王志強之臥室及另一房間,及 該二房間內之傢俱,以及震破一、二樓之窗戶,其餘該棟住宅之主要構成 部分,並未喪失效用,仍難辭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三項、第一項之放火 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未遂罪。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6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於犯案當時雖受有刺激,致有情緒不穩定及判斷能力不正常之現象 ,但其仍有判斷能力甚明,其於行為時之精神狀態尚未達心神喪失之程度 ,而僅屬精神耗弱之程度,應依刑法第十九條第二項減輕其刑,依刑法第 八十七條第二項因精神耗弱而減輕其刑,諭知監護處分者,其處分期間為 三年以下,同條第三項規定甚明,法院自應在此範圍內,酌定監護處分之 期間,以為執行之依據。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6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犯罪未遂,係指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未發生犯罪結果之情形,須行為 人對於犯罪結果,有希望其發生之直接故意,始能成立;刑法第十三條第 二項之間接故意,以有構成犯罪事實之發生為前提 (本國四十五年台上字 第八五二號判例參照) 與未遂犯之觀念不相容。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6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按刑法上之心神喪失與精神耗弱,應依行為時之精神障礙程度之強弱而定 ,如行為時之精神,對於外界事務,全然缺乏知覺理會及判斷作用,而無 自由決定意思之能力者,為心神喪失,如此項能力並非完全喪失,僅較普 通人之平均程度,顯然減退者,則為精神耗弱。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1 年 06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本院二十八年上字第三二一八號判例要旨,其前段已闡明刑法第一百七十 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罪,係以放火燒燬之住宅或建築物等現既供人使用或有 人所住,依通常情形往往因放火結果遭受意外之危害,為保護公共安全起 見,特為加重處罰之規定。後段又說明因放火人犯已明知放火行為並不致 遭受何種意外危害,自不能適用該條項處斷。易言之,如放火人犯明知其 放火行為具有公共危險,基於保護公共安全之立法本旨,自仍有該條項之 適用。況當今房屋,無論為大廈或公寓式,俱屬整體建築,自己與他人擁 有之住宅,就公共安全言,具有不可分性,與昔日房屋之獨棟式建築,不 能相提並論。故在自己使用之住宅內放火,實與對整棟公寓或大廈放火無 異,其行為既與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項之罪,以放火燒燬現非供人使 用之自己所有住宅或現未有人所在之自己所有建築物等,為其構成要件者 不符,而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又未如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項就住宅建 築物標明以「他人所有」為其構成要件內容,自仍應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 一項論處。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1 年 03 月 05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之未遂犯係指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之實行而不遂者而言,觀之刑法第 二十五條第一項自明,又預備犯則指著手實行犯罪行為前之準備行為而言 。上訴人手持汽油 (以寶特瓶裝) 二瓶,一瓶潑灑被害人石雄飛所營商店 之地上,並取出打火機,即已達於著手於放火之行為,故原判決認上訴人 成立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三項、第一項之放火未遂罪,即無不合。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12 月 20 日
裁判要旨:
豈有殺人者而先行殺死自己之理,原判決在理由中記載:「被告等十二人 與已死亡之李文柱、鄭秋寶、何深砂間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為共同 正犯,彼等一行為殺害被害人多人 (按包括李文柱、鄭秋寶、何深砂) … …係想像競合犯」,即有違背論理法則之違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11 月 22 日
裁判要旨:
按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不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含在內, 如事實審綜合各種間接證據,依其所得之心證判斷事實,基此判斷而為認 定,與經驗及論理法則無違者,則難指為違法。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8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吸食安非他命之時間,係在七十九年十月九日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例 為麻醉藥品管理範圍之前,不構成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之吸用麻醉藥品 罪。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8 月 16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項之放火罪,係以放火燒燬之住宅或建築物等現 既供人使用或有人所在,依通常情形往往因放火結果遭受意外之危害,為 保公共安全起見,特為加重處刑之規定,故該條項所稱之人,當然係指放 火人犯以外之人而言,如果前項住宅或建築物,即為放火人犯自行使用或 祇有該犯在內,則其使用或所在之人,已明知放火行為,並不致遭受何種 意外危害,自不能適用該條項處斷。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8 月 02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五十五條之牽連犯,必須有二個以上之行為,其間有方法與結果之 關係者始足構成,本件上訴人放火燒燬住宅未遂及殺人未遂,僅有一放火 之行為而已,並無二個以上之行為,自與牽連犯之情形不同,係一行為觸 犯二個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原判決認係牽連犯,自有未合。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7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以酒瓶內裝汽油引燃投入被害人家內,倖經及時發現撲滅或落於草 皮燃燒經發現撲滅,而未如預期燒燬被害人現居之住宅,係犯刑法第一百 七十三條第三項、第一項之放火燒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未遂犯,另以加 害身體、生命之事恐嚇被害人致生危害於安全,係犯刑法第三百零五條之 恐嚇危害安全罪,上開二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應從較重之放火燒 燬現供人使用之住宅罪未遂犯論處。
 
裁判案由:
盜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7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被告為湮滅關係自己殺死陳清藏、林秋燕、陳榮正三人之犯罪證據因而放 火燒壞渠等三人之屍體,尚與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條之湮滅證據罪係以湮滅 關係他人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之成立要件有間,檢察官且未起訴此項罪名 ,原判決另論被告觸犯湮滅證據罪,其適用法則容有違誤。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5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以自己犯罪之意思而參與犯罪者,無論所參與者是否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 ,皆為正犯。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1 月 10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條所謂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係指行為人於放火行為當 時,現有人在內而言,名流西餐廳係二層樓房連同地下室經營餐廳為建築 物,每日均凌晨二時打烊,打烊後工作人員將門窗關好即離開,餐廳內無 人留守,被告於餐廳打烊員工離去後,上午二時三十分投擲汽油瓶時顯非 現有人所在之建築物。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79 年 09 月 07 日
裁判要旨:
按以多量汽油潑灑人體,點火燃燒,足以斃命,應為上訴人所知悉,上訴 人復自承該房屋係木板裝璜與設備,潑燃汽油前,已想到房屋會被燒燬云 云,竟仍對謝阿治潑灑汽油,點火燃燒,其有置謝阿治於死地及預見該房 屋必遭燒燬,而不違背其本意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