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第337條
侵占遺失物罪
1.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占遺失物、漂流物或其他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五百元以下罰金。
裁判案由:
贓物
裁判日期:
民國 108 年 05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起訴事實及法條,於刑事訴訟程序上具有提示、限定審判對象之範圍,以 突顯攻擊防禦目標,避免突襲性裁判,暨預告既判力客觀範圍之機能,與 公平審判原則、保障被告防禦權之憲法上訴訟權至為攸關。惟應允其於一 定範圍內得予變更,以簡省司法資源之負擔,並得迅速實現國家之刑罰權 ,避免被告重複應訴訟累,然為免過度侵害被告受憲法保障之訴訟主體地 位及其防禦權。上開各項衝突價值之衡量,亦應為「社會基本事實同一」 之界定標準,共同形成變更起訴法條之界限。就此,法院為衡平程序參與 者之不同利益衝突,應於審理時告知程序參與者,以補充「社會基本事實 同一」之標準過於抽象所致之不足。
|
|
裁判案由:
贓物
裁判日期:
民國 108 年 05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起訴事實及法條,於刑事訴訟程序上具有提示、限定審判對象之範圍,以 突顯攻擊防禦目標,避免突襲性裁判,暨預告既判力客觀範圍之機能,與 公平審判原則、保障被告防禦權之憲法上訴訟權至為攸關。惟應允其於一 定範圍內得予變更,以簡省司法資源之負擔,並得迅速實現國家之刑罰權 ,避免被告重複應訴訟累,然為免過度侵害被告受憲法保障之訴訟主體地 位及其防禦權。上開各項衝突價值之衡量,亦應為「社會基本事實同一」 之界定標準,共同形成變更起訴法條之界限。就此,法院為衡平程序參與 者之不同利益衝突,應於審理時告知程序參與者,以補充「社會基本事實 同一」之標準過於抽象所致之不足。
|
|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起訴事實及法條,於刑事訴訟程序上具有提示、限定審判對象之範圍,以 突顯攻擊防禦目標,避免突襲性裁判,暨預告既判力客觀範圍之機能,與 公平審判原則、保障被告防禦權之程序價值攸關。允其於一定範圍內變更 ,或得簡省司法資源之負擔以實現國家之刑罰權,並免被告重複應訴訟累 ,然倘過度容許犯罪事實得任由法院形成,卻又不免過度侵害被告受憲法 保障之訴訟主體地位及其防禦權。上開各項衝突價值之衡量,亦應為「社 會基本事實同一」之界定標準,共同形成變更起訴法條之界限。就此,法 院為衡平程序參與者之不同利益衝突,亦應於準備程序或審理期日行言詞 辯論時,徵詢程序參與者之意見由法院權衡,以補充「社會基本事實」標 準過於抽象所致之不足。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104 年 06 月 22 日
裁判要旨:
竊盜之客體係指行為人以平和方式破壞物之所有權人、持有權人對物品持 有支配關係,而重新建立新之支配管領力;而侵占遺失物,乃指行為人本 於所有之意思,就權利人無拋棄之意思所偶爾遺留失去持有之物,或非出 於本人之意思脫離持有之物,以所有人意思占有使用而言,故遺失物及離 本人持有之物均係以該物原所有、持有權人先已自行喪失對物品之持有支 配,該物處於權利人之管領支配欠缺之狀態。至物品之持有支配關係存在 與否,仍應以物品離開權利人之原因、物品之性質及所處之客觀環境是否 公開、開放程度及權利人與物品間空間距離等各項因素,以社會通念及一 般人生活經驗予以綜合判斷。 裁判法院: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
|
裁判案由:
變造電子票證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02 月 26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 201 條之 1 第 1 項之供行使之用之法定意圖,係指行為人偽 造或變造的目的乃在於使其偽造物或變造物得以在經濟交易活動中充當簽 帳、提款、轉帳或支付工具憑證之用。行為人只要具有上述的心意趨向, 即具有此法定意圖。至於偽造或變造後是否果真持之使用,則與此意圖之 成立無關,且行為人的不法意圖就係供自己行使之用,抑或供他人行使之 用,亦在所不問。查悠遊卡乃告訴人悠遊卡公司依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 所發行之電子票證,而依該條例第 3 條第 1 款之規定,所謂電子票證 係指以電子、磁力或光學形式儲存金錢價值,並含有資料儲存或計算功能 之晶片、卡片、憑證或其他形式之載具,作為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工具,可 見悠遊卡亦屬刑法第 201 條之 1 第 1 項所定作為支付工具之儲值卡 。又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偽造、變造或未經主 管機關核准發行本條例所規定之電子票證者,其行為負責人處 1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其犯罪所得達新臺幣 1 億元以上者,處 7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 2,500 萬元以上 5 億元以下罰金」,係針對偽造或變造依上開 條例發行之電子票證行為,所為處罰之特別規定,則依特別法優先於普通 法之法規競合原則,即應從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第 30 條第 1 項規定 處斷,無再適用刑法第 201 條之 1 第 1 項之餘地。本案悠遊卡內儲 存有金錢價值,可供作多用途支付使用之工具,在相當範圍內與一般貨幣 並無二致,是行使經變造儲值金額之悠遊卡,亦應認併含有詐欺性質,是 被告二人上開行使變造悠遊卡之行為,即不另論以詐欺罪。 裁判法院: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
|
裁判案由:
侵占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1 年 12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漂流物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1 年 11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8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3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1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12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5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5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3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10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8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5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3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9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8 月 06 日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01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3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2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3 月 2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懲治走私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2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貨幣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2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貨幣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0 月 05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9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9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6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4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3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1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累犯之成立,依刑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或受無 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 為要件。本件被告賴佐億所犯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之侵占遺失物部分,其 法定刑為五百元以下罰金,並非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自不得論以累犯。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0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0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8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6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5 月 09 日
|
|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2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貨幣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0 月 29 日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0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常業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0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8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7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7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7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行使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護照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4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因違反電信法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2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1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2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2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0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0 月 05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9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9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9 月 19 日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8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8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7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6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21 日
|
|
裁判案由:
恐嚇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4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4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3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1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1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2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2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藏匿人犯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2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1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1 月 23 日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1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5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5 月 19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森林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25 日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1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2 月 09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1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0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16 日
裁判要旨:
牽連犯之追訴權時效,在各個犯罪間各自獨立,不相干連,應分別計算。 如依牽連犯關係起訴之犯罪事實中之輕罪,其追訴權時效已完成,而重罪 部分仍應論罪時,應於該有罪判決書之理由內說明因檢察官以一訴主張該 輕罪與重罪合屬裁判上一罪,故僅應就重罪部分於主文諭知罪刑,就輕罪 部分毋庸於主文另行論知免訴之理由,始符訴訟 (彈劾) 主義之法理。
|
|
裁判案由:
行使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7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7 月 15 日
裁判要旨:
非常上訴審,應以原判決所確定之事實為基礎,以判斷其所適用之法律有 無違誤,又侵占脫離持有物罪,所稱之物者,係指有形之動產或不動產而 言。
|
|
裁判案由: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6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6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修正前之貪污治罪條例第五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之利用職務上之機會詐取 財物罪,所謂利用職務上機會,係指利用職務上所有之一切事機之意,不 論係其職務本身所固有,抑由職務衍生之事機,均包括在內。
|
|
裁判案由:
搶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5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4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2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電信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之罪,以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使用 有線、無線或其他電磁方式,盜接或盜用他人電信設備通信者為要件。本 罪之處罰詐得免繳電信通信費用之不法利益規定,乃刑法詐欺得利罪之特 別法,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自毋庸再論以刑法詐欺得利罪。且按 本罪構成要件所稱以有線、無線或其他電磁方式,盜接或盜用他人電信設 備通信者,並不限於以盜拷他人行動電話之序號、內碼等資料於自己之手 機內,為盜用之唯一方式,其他諸如:利用他人住宅內之有線電話,盜打 他人電話為通信行為;或在住宅外之電話接線箱內,盜接他人之有線電話 線路,以自己之電話機盜打他人電話為通信行為;或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 有,竊取他人之行動電話手機,進而為盜打通信之行為;或僅以使用竊盜 之意思,擅取他人之行動電話手機為盜打通信之行為等,不一而足,皆成 立本罪。本件原確定判決既認定被告侵占不詳姓名乘客所遺失大銘報關行 所申請使用之行動電話手機,並冒偽大銘報關行使用者盜打上開行動電話 七次。則依前開說明,自應成立電信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之罪,並毋庸再 論以刑法之詐欺得利罪,方屬適法。原判決竟以被告並無盜拷行為為由, 認其所為不構成電信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之罪,並變更檢察官之起訴法條 ,改依刑法上之詐欺得利罪論處,顯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背法令。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1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1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搶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1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2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8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8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8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8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稅捐稽徵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5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5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4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12 日
|
裁判案由:
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1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21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1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0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0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0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0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漁業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9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29 日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5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5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侵佔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5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重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藥事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肅清煙毒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肅清煙毒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5 日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被告侵占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3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之累犯,應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者,必須具備: (一 ) 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或受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之一部執行而赦免後 , (二) 五年以內再犯罪, (三) 再犯之罪,為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等三要 件,始足當之。本件依原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被告黃○明前因違反麻醉 藥品管理條例案件,經台灣台東地方法院於民國八十二年六月二日判處有 期徒刑二月確定,甫於八十二年八月九日易科罰金執行完4式A仍不知悔改 。復於八十四年一月間,基於各別之犯意,兩犯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之侵 占離本人所持有之物罪,其再犯時間,固在前案執行完畢後五年之內,然 再犯之罪,其法定刑為專科罰金之罪,即與前述累犯之構成要件,不相符 合,自不能以累犯論擬。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信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肅清煙毒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1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21 日
裁判要旨:
攜帶兇器竊盜,祇須行竊時攜帶具有危險性之兇器為已足,並不以摧帶之 初有行兇之意圖及行竊時有人在場為必要。螺絲起子係金屬製品,質硬型 尖,客觀上足以危害他人生命、身體之安全,原判決認定為兇器,並以上 訴人攜之行竊,為攜帶兇器竊盜,自無不合。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7 日
|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10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9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19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19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06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0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07 日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搶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擄人勒贖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3 日
|
|
裁判案由:
恐嚇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國家安全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05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電業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02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誣告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12 日
|
裁判案由:
違反麻醉藥品管理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1 月 03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20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19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盜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08 日
|
|
裁判案由: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09 日
|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9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6 日
|
|
裁判案由:
擄人勒贖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21 日
裁判要旨:
李○基、王○輝擄人勒贖施加恐嚇,係犯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九 款之罪。未受許可無故持有手槍、子彈係一行為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第七條第四項、第十條第三項、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之罪,應從一重之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七條第四項之罪處斷。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11 日
|
|
裁判案由:
背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5 日
|
|
裁判案由:
國家安全法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2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15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04 日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6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3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30 日
|
|
裁判案由:
盜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25 日
裁判要旨:
(一) 按強劫而故意殺人後復損壞、遺棄屍體,苟係出於湮滅犯罪證據之 犯意,自應認為犯強劫而故意殺人罪之結果,應依刑法第五十五條後段之 規定從一重處斷。本件原判決事實認定:被告「將吳素芬掐死,為免案發 而將吳素芬之屍體載往豐原市東陽路,距萬里長城八道樓子北方約五十公 尺附近丟棄」。及嗣「以雙手勒住呂慧玲脖子至斷氣死亡,並為免案發而 以預藏之水果刀將呂慧玲之雙乳乳頭割下,將其屍體載至台中縣沙鹿鎮福 壽路福壽橋丟棄,乳頭則丟棄路旁水圳中」。如果無訛,則被告所為,應 另觸犯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第一項之損壞、遺棄屍體罪,而其損壞、遺棄 屍體又係出於為免其所犯強劫而故意殺人罪案發之湮滅犯罪證據之犯意, 依前開說明,自與所犯強劫而故意殺人罪具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為裁 判上一罪,自應依法論究,並從一重之強劫而故意殺人罪處斷。 (二) 盜匪所得財物,如未費失顯屬存在者,雖未扣押,仍應諭知發還被 害人,此觀懲治盜匪條例第七條第一項之規定自明。而其是否費失而不存 在,自應在事實欄明白認定,詳細記載,方足資為適用法令是否正當之準 據。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2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09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07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01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遺失物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証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16 日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28 日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2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17 日
|
|
裁判案由:
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04 日
|
|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12 月 14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11 月 23 日
|
|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9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查無故持有刀械,係屬行為之繼續,上訴人自八十年七月間起,迄八十三 年一月六日持武士刀殺害其父蔡慶雲止,其無故持有武士刀之行為,仍在 繼續中,應僅能論以一罪,原判決竟於理由中將之分割成二罪,即八十年 七月間起,迄本件案發前為一罪 (未經起訴) ,另一罪則為本罪,其法律 見解,難謂允當,並有理由矛盾之違法。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7 月 2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之侵占遺失物罪,其最重本刑係罰金,依刑法第八十 條第一項第五款第二項規定,其追訴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犯罪成立之日 起算,而侵占罪乃即成犯,其追訴權時效,至八十年底即已完成,警察人 員於八十二年一月間發覺,於同年三月間移送檢察官偵查,同年七月提起 公訴時,其追訴權時效業已完成,依法應為免訴之諭知。原判決不察,竟 予論處罰金一千元,顯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
|
|
裁判案由:
侵占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12 月 2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條乃專科罰金之犯罪,揆諸首揭說明,其追訴權時效業 已完成,依法不得再行追訴,原審竟仍依該條規定,論處被告罪刑,自有 適用法則不當之違背法令。
|
|
裁判案由:
違反證券交易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12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採證認事屬事實審法院之職權,原判決對於上訴人不履行交割金額甚鉅, 足使證券交易市場秩序受有影響,已說明其理由,上訴意旨,仍執陳詞, 任意指摘原判決違背法令,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
|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3 月 08 日
裁判要旨:
非常上訴,旨在糾正法律上之錯誤,藉以統一法令之適用,不涉及事實問 題。故非常上訴審應以原判決所確認之事實為基礎,如依原判決所確認之 事實,其適用法律並無違誤,非常上訴審既無從進行調查未經原確定判決 認定之事實,其適用法律有無違背,即屬無憑判斷,因之,以調查事實為 前提之非常上訴,自難認為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