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306條
侵入住居罪


1.無故侵入他人住宅、建築物或附連圍繞之土地或船艦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
2.無故隱匿其內,或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者,亦同。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09 月 21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 306 條之無故侵入住宅、建築物罪所保護之隱私法益並非毫無限 制,倘行為人之行為不影響於相對人居住或使用場所之生活上隱私合理期 待,則難謂已侵害該罪所欲保護之法益。是以,倘建築物之產權雖登記屬 於私人所有,惟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而經權責機關劃定為公眾逃生必經之 動線,依法令必須提供公眾逃生之用者,該建築物之所有權人自不能任意 主張其有隱私之合理期待,而恣意禁止他人基於正當理由一時通過或進入 該建築物,否則將構成權利濫用,悖於本罪處罰所由設之本旨。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5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5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傷害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7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6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9 年 05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誣告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12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1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9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8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無故侵入住宅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8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毀棄損壞等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7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告訴被告聲請交付審判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8 年 03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9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過失傷害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7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7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1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傷害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06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6 年 02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12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9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9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7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2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傷害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12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9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毀損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5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強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4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12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家庭暴力防治法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9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7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5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3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3 年 03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1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7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強盜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6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5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3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因被告毀損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1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凡財產法益被侵害時,其財產之所有權人固為直接被害人,即對於該財產 有事實上管領力之人,因他人之犯罪行為而其管領權受有侵害者,亦不失 為直接被害人 (本院四十二年台非字第十八號判例參照) 。原確定判決既 認定告訴人對於上開房屋有使用收益權而有事實上管領力之人,被告毀損 該房屋大門上之鐵片等物,自屬犯罪行為之直接被害人,依刑事訴訟法第 二百三十二條之規定,自得為告訴。原確定判決依告訴人之告訴,認被告 牽連犯有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第三百零六條第一項之罪,乃從一重之刑 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論處被告罪刑,其適用法律,自難謂有違誤。
 
裁判案由:
行使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2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0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07 日
 
裁判案由:
盜匪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3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原審判決後,懲治盜匪條例業經總統於九十一年一月三十日公布廢止,同 日公布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之修正條文,上訴人強盜而故意殺人部分,在 懲治盜匪條例廢止前,依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本應論以該條例第二條 第一項第六款之強劫而故意殺人罪,其法定刑為唯一死刑,而修正前刑法 第三百三十二條第四款之強盜而故意殺人罪,在該條例廢止前,已停止其 效力,上訴人犯本案時,既在懲治盜匪條例廢止前,自應以犯罪時法即懲 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六款及新修正之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一項, 為比較有利於上訴人與否之標準,不得以修正前之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四款為行為時法,予以比較適用。而新修正之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一項 強盜而故意殺人罪,其法定刑為死刑或無期徒刑,比較結果,以新修正之 刑法上開法條有利於上訴人,自應適用修正後之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一 項論處,原審未及比較而論以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六款之強劫而 故意殺人罪,自有未合。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3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因自訴被告等殺人等罪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11 月 01 日
裁判要旨:
本件自訴事實與已判決確定之事實,為同一事實之同一案件,原審以其已 判決確定,而重行起訴,因而維持第一審諭知此部分免訴之判決,從形式 上觀察,並無違背法令之情形存在。上訴人等上訴意旨就此部分,徒以自 己之說詞,泛指原判決有適用法則不當之違法,核與法律規定得為上訴第 三審之理由,不相適合。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5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90 年 04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10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9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強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強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7 月 13 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訊問被告應告以犯罪之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 ,罪名經告知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此項規定固為被告在刑事訴 訟程序上受告知之權利,旨在使被告能充分行使防禦權。然被告若知所防 禦或已提出防禦或事實審法院於審判過程中已就被告所犯罪名,應變更罪 名之構成要件為實質之調查,縱疏未告知罪名,對被告防禦權之行使既無 所妨礙,其訴訟程序雖有瑕疵,但顯然於判決無影響者,仍不得據為提起 非常上訴之適法理由。
 
裁判案由:
建築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6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5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4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3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1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1 月 10 日
 
裁判案由:
毀損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11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違反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9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毀棄損壞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8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傷害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6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強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5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5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判決不適用法則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七十八條 定有明文,故判決本身違背實體法者,當然屬於判決違背法令,即受理訴 訟係不當者,因已直接影響及該判決,亦屬判決違背法令,而非單純之訴 訟程序違法,苟經確定,均得提起非常上訴。
 
裁判案由:
盜匪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要旨:
檢察官就被告之全部犯罪事實以實質上或裁判上一罪起訴者,因其認所訴 各部分事實間具有刑罰權單一之不可分關係,法院應就全部事實視為單一 之訴訟客體,予以合一審判。所謂合一審判,自應將全部事實經審判之結 果,在判決主文內宣示。如主文已就全部審判之結果予以宣示,理由僅就 其中一部分加以說明論斷,而置其他部分於不論,即屬刑事訴訟法第三百 七十九條第十四款所稱判決不載理由及理由矛盾之違法。惟起訴書就數罪 主張有裁判上不可分關係,對法院並無絕對拘束力,法院仍應依其調查審 理之結果,本其獨立審判及自由心證之職權,妥適認定。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3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盜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2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8 年 01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11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9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家庭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盜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15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7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5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2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12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恐嚇取財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妨害公務案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25 日
裁判要旨: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規定「訊問被告,應告以犯罪之嫌疑及所犯罪名 ( 第一項) 。罪名經告知被告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 (第二項) 。」 ,旨在使被告得以充分行使防禦權,以達刑事訴訟法為發現真實兼顧程序 公正之目的,此條既規定於總則編內,訴訟之各階段自均有其適用,法院 於適用同法第三百條時,尤須踐行同法第九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始能避免 突襲裁判而確保被告權益。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6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5 月 21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違反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4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煙毒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19 日
 
裁判案由:
誹謗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3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2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1 月 06 日
 
裁判案由:
侵入住宅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2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侵入住宅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恐嚇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23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三百零六條之罪,依同法第三百零八條第一項之規定須告訴乃論。 本件被害人程進行有無告訴﹖原判決之事實欄並未明白記載,理由欄內復 無說明,依法難謂為合。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8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傷害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公共危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7 月 17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25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6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違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4 月 09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3 月 14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2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0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三百零六條所謂侵入住宅,或不法滯留罪,本應以其有住宅、建築 物等之監督權者為被害法益,自非有住宅、建築物監督權人依法告訴,不 得遽予論罪。本件原確定判決係認定被告對陳○娟恐嚇稱:「要給你好看 」,使陳女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補習班之管理人王○圳至現場處理 ,被告見王清圳到場才悻然離去,但仍逗留於該補習班之騎樓下,經陳○ 娟、王○圳提出告訴等情。非常上訴意旨並未引用原確定判決所確認王○ 圳為該補習班之管理人,即該建築物之監督權人之事實為基礎,竟自行認 定陳○娟為被告不法滯留罪之被害人之事實為基礎指摘原確定判決違背法 令,其所指摘者既與原確定判決所確認之事實不相符合,非常上訴審殊無 從進行調查其未經原確定判決認定之事實,適用法律有無違誤,即屬無從 判斷,因之,以調查此項非原確定判決所確認之事實為前提之非常上訴, 自難認為有理 由,應予駁回。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2 月 05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有價證券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1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侵入住宅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強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竊佔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11 日
 
裁判案由:
盜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10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原判決附表一、編號三十八欄認定上訴人夥同李○條等人分持小武士刀、 開山刀等刀器搶劫紀○朗,事後遺留小武士刀於現場云云,如果無訛,該 支武士刀係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四條第三款查禁之刀械,上訴人等於 夜間結夥攜帶持以作案,似應牽連犯有該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之 罪;另事實欄敘明上訴人等於深夜凌晨時分,或破壞門扇或破壞鐵窗進入 被害人屋內強劫,則此盜匪犯行,亦應牽連犯有刑法第三百零六條第一項 夜間侵入住宅罪,原審對被害人已表示告訴之部分,亦未併論上述罪名, 自有判決不適用法則之違誤。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9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毀棄損壞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29 日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8 月 08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26 日
 
裁判案由:
懲治盜匪條例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7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6 月 01 日
 
裁判案由:
毀損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20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12 日
 
裁判案由:
竊盜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重傷害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3 月 13 日
 
裁判案由:
毀棄損壞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2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贓物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28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27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1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查該委託書係由自訴人之母鄭清英所出具,有該委託書影本在卷可稽。縱 被告林清標依據該委託書,請鎖匠打開坐落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一段一五 四巷一號房屋,但該屋亦係鄭清英所有,有他項權利證明書影本附卷為憑 。足見被告等縱有變造上開委託書並持以行使之情事,然其直接被害人應 係上訴人之母鄭清英,並非上訴人。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等罪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11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刑法上之於夜間侵入住宅竊盜罪,乃屬無故侵入住宅及竊盜罪之結合犯。 卷查,本件上訴人與被害人洪秀桂自八十一年間起即賦同居,為被害人所 陳明,上開住所即為其二人同居之處,上訴人復有該屋鑰匙得自由進出, 亦據被害人供證甚詳,則上訴人進出該屋,能否構成侵入住宅罪,進而論 以刑法第三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之加重竊盜罪,自有研求之餘地。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6 月 04 日
裁判要旨:
按刑法上之心神喪失與精神耗弱,應依行為時之精神障礙程度之強弱而定 ,如行為時之精神,對於外界事務,全然缺乏知覺理會及判斷作用,而無 自由決定意思之能力者,為心神喪失,如此項能力並非完全喪失,僅較普 通人之平均程度,顯然減退者,則為精神耗弱。
 
裁判案由:
盜匪
裁判日期:
民國 81 年 06 月 18 日
裁判要旨:
恐嚇危害安全部分,係犯刑法第三百零五條之罪,被告夥同「阿明」等以 一行為而使被害人劉有誠夫婦交付財物,並同時觸犯盜匪罪及強盜得利罪 ,為想像競合犯,所犯強盜罪與恐嚇危害安全罪間有方法結果之牽連關係 ,均應從一重之盜匪罪處斷,將被害人押入地下室之行為,包括於強盜行 為以內,不另成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第一項之妨害自由罪。
 
裁判案由:
違反電業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1 年 04 月 17 日
裁判要旨:
犯罪之被害人始得提起自訴,刑事訴訟法第三百十九條第一項前段定有明 文,故如非犯罪之被害人,即不得提起自訴。又犯罪事實一部提起自訴者 ,他部雖不得自訴,亦以得提起自訴論。但不得提起自訴部分係較重之罪 或其第一審屬高等法院管轄者,不在此限,亦為同法條第二項所明定,故 裁判上一罪之案件,如其重罪部分不得提起自訴,即全部不得提起自訴。 電業法第一百零六條第四款之竊電罪,其直接被害人既為台灣電力股份有 限公司,自訴人並非其犯罪之被害人,依前開說明即本件不得提起自訴, 爰撤銷第一審不當之判決,諭知自訴不受理。
 
裁判案由:
妨害自由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8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盜匪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6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按犯罪在中華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以前者,除有中華民國八十年罪 犯減刑條例第三條、第五條第二項前段規定之情形外,應依同條例第二條 予以減刑,並應於判決主文內,同時諭知其宣告刑及減得之刑。
 
裁判案由:
恐嚇等
裁判日期:
民國 78 年 01 月 31 日
裁判要旨:
依原判決認定之事實,上訴人等係先命蔡○東交付金錢,其中一部分金錢 做為請客之用,而恐嚇之客體,乃為現實之金錢,此際請客,為恐嚇取財 後之贓物處分,蔡○東經陳○○鴻之手間接交付現款三千元,上訴人等並 非命蔡○東支付飲食費用,核上訴人等所為,顯與取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 有別,自應成立刑法第三百四十六條第一項之恐嚇取財罪。乃原判決竟論 以同法條第二項之恐嚇得利罪,顯屬違法。
 
裁判案由:
恐嚇(擄人勒贖)
裁判日期:
民國 77 年 09 月 16 日
裁判要旨:
擄人勒贖係指其擄人行為,出於勒贖之目的者而言,如使被害人交付財物 ,別有原因,為達其取得財物之目的,而剝奪被害人之自由者,除應成立 他罪外,要無成立擄人勒贖罪之餘地。
 
裁判案由:
殺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76 年 11 月 30 日
裁判要旨:
硫酸既可毀人容顏,則大量潑灑人之身體,當亦可奪人生命,此與刀刃輕 者可傷人身體,重者可置人於死地者,正復相同,未可單執前者以否定後 者。茲原判決係綜合上訴人前後之供述,及其致吳○賢之信函所言,與其 使用多達三瓶之硫酸暨行為當時併以竹棍猛擊張○萍之頭部,以及被害人 等灼傷之程度等情節,據以認定其意在殺人,非僅止於毀容,要不能謂其 無證而推定上訴人有殺人之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