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第92條
代替保安處分之保護管束


1.第八十六條至第九十條之處分,按其情形得以保護管束代之。
2.前項保護管束期間為三年以下。其不能收效者,得隨時撤銷之,仍執行原處分。


 
裁判案由:
聲請免除繼續執行強制工作
裁判日期:
民國 104 年 12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一、法院於判決之際,如認被告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 3 條第 1 項、 第 2 項之罪,並無不依同條例第 3 條第 3 項諭知強制工作之裁 量權,然受處分人係先執行刑罰,迨刑罰執行完畢或赦免而應執行強 制工作時,距離判決時點已有差距,且受處分人已因刑罰執行而受有 教化處遇,如係刑期屆滿前假釋者,亦於假釋期間依法受保護管束之 保安處分矯正,並因保護管束期滿未經撤銷假釋而執行完畢,據此, 受處分人是否仍有再繼續執行強制工作以為矯正之必要性,因先前諭 知刑後強制工作之客觀情狀已有所變動,自有重新審酌之必要,是前 開條例乃另規定執行檢察官如認受處分人已無執行強制工作之必要, 則係聲請法院裁定逕予「免其執行」,且無須再以保護管束代之,否 則即應執行該刑後強制工作,並於執行已滿 1 年 6 個月後,再以 無繼續執行之必要為由,聲請法院裁定免其繼續執行。 二、法院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 3 條第 3 項諭知之刑後強制工作,無 論依法條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或目的解釋,均無從直接適用刑法第 92 條第 1 項係針對列舉之同法第 90 條第 1 項之刑前強制工作 所規定得以保護管束替代之規定;再者,保護管束屬拘束人身自由之 保安處分,應有「罪刑法定原則」之適用,而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對無 執行刑後強制工作必要之受處分人,既明定係聲請法院「免其執行」 ,並無得附加「以保護管束代之」之明文,基於罪刑法定原則,自不 得類推適用刑法第 92 條第 1 項規定,增加法律所無之拘束人身自 由負擔,而認免除強制工作之執行後,尚得以保護管束代之。 裁判法院:臺灣高等法院
 
裁判案由:
妨害電腦使用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02 月 16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9 年 08 月 23 日
 
裁判案由:
違反著作權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8 月 18 日
 
裁判案由:
違反著作權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6 年 07 月 31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24 日
 
裁判案由:
聲請監護處分以保護管束代之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0 月 22 日
 
裁判案由:
殺人未遂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05 月 04 日
 
裁判案由:
違反著作權法
裁判日期:
民國 83 年 03 月 03 日
 
裁判案由:
竊盜
裁判日期:
民國 38 年 10 月 27 日
裁判要旨:
刑法第九十二條第一項所定之保護管束,須以依第八十六條至第九十條之 規定諭知保安處分為前提要件,先有保安處分,然後始得斟酌情節代以保 護管束,被告竊盜案原判並未諭知保安處分,即逕行諭知保護管束,顯屬 違法。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