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第44條
易刑之效力
1.易科罰金、易服社會勞動、易服勞役或易以訓誡執行完畢者,其所受宣告之刑,以已執行論。
裁判案由:
詐欺
裁判日期:
民國 92 年 06 月 19 日
|
|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27 日
|
|
裁判案由:
詐欺等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28 日
|
|
裁判案由:
意圖營利和誘未滿二十歲女子
裁判日期:
民國 30 年 04 月 30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於某甲等將乙女誘出後,在其犯罪行為繼續中,為之作媒作保,便 利完成其犯罪之目的,自係幫助行為,尚難以上訴人曾分得媒費,即認為 共同正犯。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
|
裁判案由:
殺人
裁判日期:
民國 29 年 04 月 10 日
裁判要旨:
上訴人犯幫助殺死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其犯罪在舊刑法有效時期,依舊刑 法第二百八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為唯一死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項 ,則為死刑、無期徒刑,以法定刑比較,固以新法為有利於行為人,但上 訴人並非實施中之直接重要幫助犯,依舊刑法第四十四條第三項前段,應 按正犯之刑減二分之一,其減輕結果為十二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上關於幫助犯,僅為得按正犯之刑減輕,而得減係以原刑最高度至減 輕後之最低度為刑量,故其最高度之刑,仍較舊刑法為重,原審不依有利 之舊刑法處斷,竟依刑法論科,自屬錯誤。
編 註:
1.本則判例,依據最高法院民國 94 年 9 月 27 日 94 年度第 14 次刑 事庭會議決議,加註: 本則判例保留,並加註『現行刑法已無「直接重要幫助犯」之規定』。 2.本則判例,依據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108 年 7 月 4 日 施行之法院組織法第 57 條之 1 第 2 項,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 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